2)第763章 众卿可知税制三大定律?_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个胆子,也不敢干扰经筵。

  “速速呈上!”

  崇祯当即就不困了。

  一次送来这么多的奏章,叔父肯定是在江南又搞大事了。

  搞事好啊,搞的事情越大,银子就越多……咳咳,国家就越是安定。

  拿起王承恩写的奏折,看了几眼。

  崇祯猛地一拍御案,勃然大怒。

  秦祥那个乖巧听话的太监,竟然在苏州干出这等丧心病狂的事情!

  崇祯觉得被羞辱了。

  自己在皇宫里吃糠咽菜,一个狗奴才,竟然在江南穷奢极侈!

  还被叔父给抓个正着!

  叔父肯定会因此轻视朕,将朕视作世宗、神宗皇帝。

  大臣们见状,心全都悬了起来。

  江南肯定是出事了,并且还是天大的事情。

  顾锡畴被晾在那里,极为尴尬。

  正在这里卖力表演呢,能尊重一下演员吗?

  崇祯继续往后面看下去。

  先是眉毛一挑,神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三大定律,对症下药……叔父该不会是想要颠覆皇权吧?

  等看完奏折上的内容,崇祯的眉头舒展开来。

  接着又翻阅了李标和毕自严的联名奏章。

  这道奏章虽然说的是同样的事情,却比王承恩写的要专业的多。

  随后崇祯又拿起一份奏章,意外地发现,竟是皇嫂写的。

  皇嫂居然还会写奏章,这就离谱了!

  并且通篇都是对叔父的赞誉之词……怎么感觉有点怪怪的?

  合上奏章,崇祯的眉宇间,透着怎么也掩饰不住的亢奋之色。

  不愧是叔父,又是大手笔!

  税制问题,这可是构筑大明万世之基的大政啊!

  民富国强,开创千古未有的盛世,朕将成为超越太祖、成祖的盛世明君!

  见崇祯半晌没有开口,温体仁忍不住问道:“陛下,可是江南有变?”

  崇祯不动声色地说道:“无事。”

  大臣们松了一口气。

  孔贞运问道:“陛下,这经筵还要继续吗?”

  崇祯看向顾锡畴,“顾卿刚才讲的是什么?”

  刚才白表演了……顾锡畴满心幽怨,奏道:“臣刚才讲到,孟子曰: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

  崇祯打断他的话,“何意?”

  顾锡畴老老实实地答道:“对于市场,只对作为仓库的宅舍收租而不对货物征税,天下商贾尽皆欢颜……”

  崇祯追问道:“对商贾不征收赋税,朝廷平定内寇外敌的钱粮何来?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官员薪俸,又从何而来?”

  顾锡畴不假思索地应答:“自有正额赋税。”

  “那就是继续对百姓横征暴敛了?”

  崇祯冷哼一声,顾锡畴不能答。

  “张口仁政,闭口爱民,原来你们所说的‘民’,并非是百姓,而是士绅、富商。”

  “满腹经纶,词章华丽,于国于民,却无半分用处!”

  崇祯‘呵’地一声冷笑,起身拂袖而去。

  孔贞运急忙问道:“陛下,这经筵……”

  崇祯停住脚步,想了想,断然说道:“传谕文武百官,明日在奉天门开经筵,朕亲自来担任讲官!”

  众官面面相觑。

  经筵向来是大臣给皇帝讲经。

  什么时候改成皇帝讲给大臣们听了?

  皇帝越来越不按常理出牌了,都是那个道士给带坏了。

  ……

  翌日。

  百官云集奉天门。

  崇祯命人设御案于奉天殿门口,亲自充当讲官。

  温体仁侍立一旁,充任展书官(专门为讲官翻书的)。

  “今日,朕与众卿讲一讲王朝兴衰与赋税制度之关联。”

  “纵观古今,各个王朝的赋税制度,有三个定律,与王朝兴衰息息相关。”

  崇祯娓娓道来。

  大臣们刚开始还是一脸懵逼。

  渐渐地,众人无不面露震惊、敬服之色。

  陛下的见解,鞭辟入里,高屋建瓴,高瞻远瞩……

  崇祯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浑身每一个毛孔都感到无比的舒爽。

  请收藏:https://m.snapd.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