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2章 新的运输方式,铁龙!_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是放眼将来,大明只能迁都南京!”

  云逍断然说道。

  以皇权镇压江南士绅阶层,这是现在的考虑。

  从长远来看,随着海贸不断扩大,大明不断向外扩张,江南将会成为整个世界的中心。

  迁都南京,也就成了将来的必须选择。

  顿了一下,云逍又补充道:“当然了,迁都南京的前提是解决建奴、蒙古的威胁,以及西北的民乱。”

  王承恩和范景文已经被彻底说服,情不自禁地连连点头。

  “若是还都南京,北方即使不受异族侵扰,也会日益衰落,这该怎么解决?”

  范景文想了想,又提出新的疑问。

  他是北直隶人,不得不为自己的家乡考虑。

  “从古至今,朝廷难以南北相顾,究其根源,就是因为交通运输的问题。”

  “为了维系南北的运输,现如今的漕粮、物资转运,也只能是以海运为主,漕运为辅,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将来只要解决了交通运输,南北的经济商贸往来就能够得到加强,并且互惠互补,密不可分。”

  范景文打断云逍的话:“向来是南方的货物输送北方,而北方却极少有货物运往南方,又如何能做到互惠互补?”

  “现在是这样,可将来就不同了啊!”

  “不出十年,北方煤炭、钢铁等等矿物,以及羊毛、棉花等等资源,将会成为南方必不可少的物资。”

  云逍笑了笑,眼神中流露出期待与向往。

  范景文苦笑道:“云真人,恕下官直言,南方人不烧煤,也用不了多少钢铁、羊毛、棉花等物。”

  王承恩也是一脸的困惑。

  “还是回到刚才的话题,运输!”

  “如今的运输方式,除了漕运、海运,还有短距离的陆运,再无其他方式。”

  “将来有一种运输方式,能够替代漕运和海运,成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姑且叫做……铁龙!”

  “这种运输方式,是以钢铁铺成轨道,用钢铁铸造车厢,每厢可装载货物万斤、数万斤,一次可以拉载十数厢,甚至更多。”

  “铁龙不需要吃喝拉撒,只需以煤炭来驱动,昼夜不停。至于速度……少说点吧,一个时辰一百里!”

  王承恩和范景文目瞪口呆,满脸匪夷所思。

  一次拉载十几万斤重的货物!

  不吃不喝,昼夜不息,日行千里!

  这哪里是什么铁龙,传说中的真龙也做不到啊!

  云逍说的,当然是蒸汽机驱动的货车。

  这东西搞出来不难。

  事实上,此时的王徵,已经发明出了蒸汽机。

  瓦特?

  别扯了!

  王徵所著的《奇器图说》上,清楚无误地记载着自走火船,就是以蒸汽机驱动的。

  只不过自走火船处于最原始的阶段,发挥的作用不大而已。

  《奇器图说》出版的时间是崇祯元年,1627年。

  根据《清史史料探究》记载。

  西洋传教士南怀仁,为康麻子制造出了一辆蒸汽机汽车,后世博物馆中还存放着机器原型。

  这个时间点是1672年。

  瓦特这个1736年才出生的人,看到水蒸气顶起壶盖子,发明了蒸汽机?

  这就真他娘的神奇了!

  九州从来就不缺仁人志士,也不缺天才。

  缺少的是社会大环境,得不到朝廷的推动而已。

  请收藏:https://m.snapd.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